高考高考地理怎么提高成绩 如何学习才能有好成绩?

在高考中,地理是一个重要的科目,对于考生来说,如何提高地理成绩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下面将为你介绍一些方法,帮助你学习地理并取得好成绩。

如何提高地理高中的成绩?

学习地理不仅要能看图,还要能自己画图,学生可以根据已知的图像和阅读相关图像的文本材料来模拟简单的图像。一般不需要严格的比例体系,大致可以用真实的比例和协调的比例画出来,准确的画出地理事物的经纬位置和位置关系。地理数据表示科学。

如何提高地理的成绩?

不仅要适当地进行一些新的训练,更要重视以前所做的练习,再利用整理和消化所做的题目,“蓦然回首”,我们会发现,所谓的方法和策略,其实一切都在“昏暗的灯光”里。

1.用错题减少错误,以前做错的题目是最珍贵的题目,在学习中,通过错题可以让自己知道问题和不足,在最后阶段,我们应该安排更多的时间来“回头看”错题,这样才能真正让错题“错”值得,把错误变成备考复习的宝贵经验。

2.回味典型题目提升能力,学生们做了太多的问题,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善于从中学习智慧和经验,通过整理,我们可以根据一定的问题(描述、意义、反映、措施、启发、原因和分析)找到一些典型的好问题,分析各种问题的特点,建立各种问题的解题模型,让我们在考场上有一个典型的问题和冷静。

地理学习要根据比较法地理课程的特点来决定,比较法的应用就是将这个地理事物与另一个地理事物进行比较,尤其是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事物与其他地理事物进行比较,从而获得新的地理常识,产生新的地理概念,现在,比较法不仅广泛应用于教学、总复习,而且经常出现在各种命题考试中。

在地理学习中,通常选择类似地理事物的相似特征,旨在减少线索和学生负担,例如经常将亚马孙河与刚果河(扎伊尔河)、喜马拉雅山脉与阿尔卑斯山脉、海河治理与淮河治理进行比较,作为比较对象,应该是已知的,不能选择那些还没有学过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作为比较对象,应该是两种具有相同或相反本质特征的地理事物或现象,也应具有典型性,即对比各点,无论异同,都要有鲜明的个性和突出的特征,另外,在选择比较对象时,还要遵循“就近取材”的原则,不能放弃近距离。

小提示:在这里我强烈推荐大家使用善利AI高考备考系统,为什么我一定要说它,因为它题库里面每道高考精选真题和高考模拟题都做了多维度、多角度、多标签标注和归类,考点考查频率/难度系数五星级匹配,20%高考高频考点承载80%高考分数。

善利AI官网:https://www.sunrayai.cn/

扫描下方二维码,2025高考考前指导

2024-08-17 09:21:12321人阅读
阅读全文
高考高考物理-电压电流电阻的关系

电压、电流和电阻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高考物理考试中的热门考点。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掌握好这些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路和电器的工作原理。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压、电流和电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电压。电压是指电流在电路中的推动力或压力,也可以理解为电荷移动的势能。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常用符号为U。如果一个电路的两个点之间的电压为1伏特,就意味着1库仑的电荷通过这个电路时会获得1焦耳的能量。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电流。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电荷在电路中的流动。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常用符号为I。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存在着简单的关系,即I=U/R,其中R表示电阻。

那么,什么是电阻呢?电阻是指电流在电路中流动时受到的阻碍,它是电压对电流的限制作用。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常用符号为R。电阻的大小可以影响电流的大小,当电阻变大时,电流会变小;而当电阻变小时,电流会增大。这种关系可以用欧姆定律来描述,即U=RI。



在电路中,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存在着比较特殊的关系。根据欧姆定律和功率定律,我们可以推导出以下关系:


1. 当电压保持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即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电阻越小,电流越大。


2. 当电流保持不变时,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即电阻越大,电压越大;电阻越小,电压越小。


3. 根据功率定律,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即P=UI。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到另外一个重要的关系:当电流保持不变时,功率与电阻成正比;当电压保持不变时,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我们可以进行电路分析和计算。例如,如果给定电压和电阻,我们可以通过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的大小;如果给定电流和电阻,我们可以通过欧姆定律计算电压的大小;如果给定电压和电流,我们可以通过功率定律计算功率的大小。


总结起来,电压、电流和电阻是相互关联的重要物理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欧姆定律和功率定律来描述。掌握好这些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路和电器的工作原理,也为高考物理考试提供了帮助。希望本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善利AI官网:https://www.sunrayai.cn/

2024-04-10 11:34:19428人阅读
阅读全文
高考模拟考分数对高考而言有参考价值吗?同学们要不要在意模考成绩?

每年的高考前夕,许多学校和老师都会组织模拟考试,让同学们提前体验高考的氛围。那么,模拟考分数对高考而言有参考价值吗?同学们要不要在意模考成绩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模拟考分数的意义


1. 检验学习进度

模拟考是同学们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检验。通过模拟考试,同学们可以了解自己在各科目的学习进度,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为后续的复习提供依据,同学们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薄弱点情况,可以借助善利AI,它可以根据你的答题情况、答题习惯等自动分析学情情况。



2. 增强应试能力

模拟考试具有一定的应试性质,可以帮助同学们熟悉考试流程,提高应试能力。通过模拟考试,同学们可以逐渐适应高考的节奏,提高在考场上的心理素质。


3. 调整心态

模拟考试成绩的高低会对同学们的心态产生一定的影响。过高的成绩会让同学们产生自满情绪,影响接下来的复习;过低的成绩则会让同学们产生挫败感,影响信心。因此,合理调整心态,保持平常心对待模拟考试成绩至关重要。



二、模拟考分数的参考价值


1. 与高考分数的接近程度

虽然模拟考试并不能完全反映高考的真实成绩,但它可以作为衡量同学们学习成果的一个参考。一般来说,模拟考分数与高考分数有一定的相关性。如果同学们的模考成绩普遍较高,说明他们的学习效果较好,距离高考的目标也就更近一步。反之,如果模考成绩较低,同学们需要加倍努力,提高学习效果。


2. 个别科目的优势与劣势

通过分析模拟考成绩,同学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自己在各科目的优势与劣势。这对于制定针对性的复习计划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某科目的模拟考试成绩较低,说明该科目是同学们的弱项,需要加大复习力度;而某科目的模拟考试成绩较高,说明该科目是同学们的强项,可以在复习过程中适当减少重点放在其他科目上。



三、是否在意模考成绩

对于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模拟考成绩虽然不能决定高考的成败,但它却是同学们学习和成长的一个重要参照。同学们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模考成绩,既不过分自信,也不过分自卑。要相信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把握好每一次学习的机会,不断提高自己。

总结:模拟考分数对高考而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帮助同学们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进步空间。然而,模考成绩并非决定高考成败的唯一因素。同学们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模考成绩,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高考取得理想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善利AI官网:https://www.sunrayai.cn/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了解详情

2024-03-18 17:16:06606人阅读
阅读全文
高考收藏!高考古诗词鉴赏题的13种答题模式!

高考古诗鉴赏题的十三种答题模式

怎样把握一首诗的主旨

六看:1、看题目 2、看作者 3、看注释 4、看意象 5、看体现情感的词(直接的、间接的)6、看体现主旨的关键句。

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夸张、用典。

2、描写手法: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虚实结合、点面结合。

3、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乐景写哀情、以景结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

善利AI古诗词突破练习


第一种模式:分析形象型


规范答题技巧:

(1)什么形象;

(2)形象的基本特征;

(3)形象的意义。

【示例】试简要分析诗中“蓑笠翁”的形象。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中描写了一个孤独清高的老渔翁形象。(什么形象)

在寒冷、寂静的环境中,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冻,专心钓鱼,形体孤独,性格显得清高孤傲。(形象的特征)

这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形象的意义)

赋得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问: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塑造了一位因为丈夫远出久而未归,因为思念日益憔悴的思妇形象,。(步骤一)诗歌的前两句写出妻子因为丈夫外出,内心空虚,无心劳作。后两句采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思妇因为日夜的思念,容颜憔悴,宛如那圆圆的明月,在逐渐的减弱其清辉,渐变为缺月。(步骤二)表达了思妇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一般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环境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清新明丽、雄浑壮阔、悲壮慷慨、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解答分析: 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常见错误:学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常见的失误有两点:

一是描摹景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

二是学生往往着重于“思于境偕、情景相融”的正衬模式,而忽落了一些诗歌是通过景物来反衬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

在这种情况下,应多从诗人的生平、抱负或标题来思考,避免出错。


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三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艺术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艺术手法分抒情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一)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和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

(二)表现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2)联想和想象,又叫虚实结合;(3)对比;(4)白描;(5)渲染;(6)象征;(7)动静结合;(8)以动衬静;(9)以乐景抒哀情;(10)卒章显志;(11)欲扬先抑等。

(三)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即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借代;(4)拟人;(5)夸张;(6)双关;(7)对偶;(8)用典。另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说明作者是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的;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分析语言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越女词(其三)》

李白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琢。(步骤1) 诗人用“见客”“笑入”“不出来”这一连串似乎很平常的动词短语塑造了一个美丽动人的采莲女的形象,“佯羞”一词写其对意中人的心理和情态,十分自然。(步骤2)诗人用“清水出芙蓉”般的语言抒发了对纯真爱情的赞美。(步骤3)


第五种模式: 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示例 :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第六种模式: 炼字型、诗眼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第七种模式: 观点不同型


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

提问变体:有人认为某字用得好,有人认为某字用得好,你认为呢?

答题步骤:

找到原词句中的关键几点,分条作答,用翻译的形式就可以。

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答:(“自强不息”的要联系“落日心犹壮’,答“怨愤”的要联系“不必取长途”。)

第一种答案:同意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说法。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从中看出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

第二种答案:同意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的说法。诗中写到“思归客”腐儒”“片云”落日”等,特别是结尾两句;难道我这腐儒,连一匹老马也不如了吗?表达了诗人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和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

“绕”字,有的书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3分)


第八种模式:炼句型


提问方法:这句诗好在哪里?

提问变体:1、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2、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或简析这句诗的作用和艺术效果。

答题步骤:

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②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③有时还可简要说明艺术效果。

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 甫

去郭轩槛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水槛:江边的栏杆,可供垂钓、眺望。在杜甫成都草堂附近。  赊:远。

这首诗的第五、六句是为人传诵的名句,南宋叶梦得《石林诗话》称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请你谈谈这两句诗的“妙”处,并结合全诗说说作者作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答:这两句诗,写细雨轻洒,鱼儿嬉戏于水面;微风吹拂,燕子斜掠过天空。(若雨猛,则鱼潜水底;风急,则燕子不能禁受)“出”,写鱼儿的欢欣,“斜”,写燕子的轻盈。诗人观察细致入微,遣词自然平易而又精巧生动。诗歌描绘草堂的自然环境,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和优游闲适的心情。


第九种模式:分析构思型


提问方法: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

解答分析:诗歌思有路,一首诗句与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那么,分析诗的结构思路,必须把握诗句的关系。有的诗先写景后抒情,有的先叙事后抒情,还有铺垫、过渡、烘托、起承转合之说。

答题步骤:

①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②概括诗句描绘的内容。③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

答题示例: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②荦确:山多大石。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答: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第十种模式:情感、主旨型


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答题步骤: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3)抒发什么情感

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

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

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答: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步骤一)(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技巧,所以步骤二跳过)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步骤三)


第十一种模式: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几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答题思路:

(1)认真审题(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答题示例: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分析:这是一首典型的诗词评价题型。诗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题者借用西方一句诗来概括其艺术特色,回答时思维要稍稍转个弯。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写法。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吴国二女——二乔来展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

答案参考: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未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


第十二种模式:比较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答题思路:

(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答题示例:1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解析: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是问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不要求分析,所以只写出表现手法就可以,当然如果具体说明,也没错。第二问要求分析这两首咏物诗表达出的情感的不同,因此答题时,要按照情感主旨型模式答全两方面的内容

答:第一问:都用了拟人表现手法。第二问: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步骤一)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步骤二)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步骤一)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步骤二)

特别提示:不论回答何种问题,都应尽量涉及三方面的内容:诗歌相关内容、表达技巧、诗歌主旨。例如第五种模式的示例,答案中已包含内容和主旨两方面的内容,如果加上“‘折柳’运用了双关修辞,既指听到的折柳曲,又指联想到的现实生活中的折柳相送的生活场景”,那么就万无一失了。



第十三种模式 情景鉴赏题型


1. 即用什么样的“景”表现了什么样的“情”,如果要回答关系还要用一个表示情景关系的词语加以概括。比如:天津卷第二题: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2. 情景鉴赏题:记住下列公式即可——关系+景+情。

关系术语:

1)纯写景——情景交融、景中含情

2)前景后情——触景生情

3)前情后景——以景衬情

答题示例: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天津卷)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该诗后四句情景交融(关系)。写出了绿竹青翠、红莲花谢,炊烟四起,人们采菱而归的清新之景(景),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以及陶醉于自然美景的闲适之情(情)。

参考答案: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分析:这类题目标准答法必须要答关系,参考答案给出的是采分点,由于各省市的要求不一样,对于我们考生来说,掌握规范答法永远处于不败之地。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回答作者情感时,要考虑两个方面:1、对外物的情感;2、作者本身的心情。

3. 用什么样的景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的表述思路:景+特点+意境+(效果)+感情,表述模式为:描绘了——的景,创设了——的意境,表达了——的感情。


附录:解答技巧

(一)、解题入格

1、诗歌形象:身份+性格+形象的意义

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4、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

5、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6、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7、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9、体会诗歌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10、概括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二)、答题程式

“写什么”方面: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山水田园,意象,意境,背景,主旨。

“怎样写”方面: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诗眼,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虚实相济,绘形绘声绘色,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炼字,起承转合,赋比兴。

“为何写”方面:抒发……的思想感情,反映……的社会现实,表现……的情趣,寄托……的情怀(爱慕、愁绪、惆怅、苦闷等),表达……的追求,流露……的倾向,发出……的感慨,袒露……的心迹,造就……的情致。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善利AI官网:https://www.sunrayai.cn/ 

来源: 网络整理,贵在分享,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024-02-20 09:36:31633人阅读
阅读全文
高考高考迎来变革,AI软件助力学子提前突围!

高考也在不断变革,其中AI软件正逐渐成为学子高考备考的得力助手。利用AI软件,学子们能够提前了解考试动态、优化备考方案、获取个性化学习资源,从而在高考中取得突破性的好成绩。




首先,AI软件帮助学子们更好地了解考试动态。高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考试科目、考试形式、评分标准等都在不断变化。通过AI软件的分析和研判,学子们可以及时了解到最新的考试动态,掌握考试内容和要求的变化,做到对考试趋势的敏锐洞察。这有助于学子们调整备考方向和策略,为高考做更好的准备。



其次,AI软件能够帮助学子们优化备考方案。每个学子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都不尽相同,传统的备考方式无法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而AI软件通过智能化的分析和推荐,可以根据学子们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备考方案。AI软件会根据学子的学习状态和能力水平,自动推荐适合他们的学习资源,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备考指导。这样一来,学子们可以高效学习,提升备考效果。



此外,AI软件还可以为学子们提供丰富的个性化学习资源。学习资源的获取对于备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传统的学习资源往往有限且不够灵活。AI软件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推荐,能够为学子们提供齐全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无论是教材、试题还是备考资料,AI软件都能根据学子们的需求进行推荐,让学子们能够快速找到并有效利用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提高备考效率。



综上所述,高考迎来变革,AI软件成为学子备考的利器。通过了解考试动态、优化备考方案和获取个性化学习资源,学子们可以事先预判考试趋势、高效备考,并在高考中脱颖而出。因此,利用AI软件提前一步拔得头筹已成为当今学子备考必备的利器。


善利AI官网:https://www.sunrayai.cn

2024-01-10 10:54:11416人阅读
阅读全文
高考这个高考备考系统居然有:智能组卷+免费体验

高考备考阶段,学生们需要面对许多挑战,如何提高效率,合理规划时间,这是备考过程中非常关键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备考系统已经成为了备考学生们的强大后援,其中一种备受瞩目的系统就是善利AI高考备考系统,该系统凭借其智能组卷、题目优化、错题回顾等全面功能备受各大高校和学生的青睐。

善利AI高考备考系统旨在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高考辅导服务,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分析,系统能够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备考计划,根据学生的专业目标、学习成绩、学习时间等条件来量化制定复习计划,并根据学生复习的情况随时调整计划,使备考变得更加高效合理。

最让人赞叹的是系统的智能组卷功能,传统的组卷模式,由于限制了出题者的思维,很难突破固有思维的束缚,导致题目难度不均衡,出现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而善利AI高考备考系统通过大数据深度学习的方法可以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水平,灵活调整难度,去除重复和无用的试题,使得出来的试卷题量适中,难度适宜,学生可以真正感受到自己的成长。

此外,系统还拥有错题回顾、考试记录、成绩分析等一系列功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学习和改进,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出现。

更为令人惊喜的是,善利AI高考备考系统目前还提供一定的免费体验,这为想尝试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对于学生而言,利用这种机会来试用一下系统,对系统进行科学的评估,是帮助学生更好的选择和使用各类备考辅助系统的重要手段。

总的来说,善利AI作为一款新型的人工智能高考备考辅助系统,通过智能组卷、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以及全面的错误回顾和分析等一系列完善的功能,帮助学生从源头上提高备考效率,应对挑战,实现高考提分,从现在开始,走向成功的路上,你不再是孤军奋战。

特别说明:善利AI现在可以体验,快前往官网注册吧

善利AI官网:https://www.sunrayai.cn/

2024-07-02 11:13:17336人阅读
阅读全文
高考高考备考怎么提分?我被这款学习软件深深吸引了

如何在高考这场重要的考试中脱颖而出?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学习软件出现在同学们的视野里面,在这些软件中,善利AI高考备考系统凭借其独特的智能化特点,成为了同学们中最为受欢迎的软件,那么,这款备考系统究竟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它如何帮助学生高效提升分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善利AI高考备考系统概述

善利AI高考备考系统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高考备考工具,该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深度学习和智能算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解决方案,其核心功能包括智能题库、个性化学习计划、实时学习反馈以及精准的知识点分析等。

智能题库:量身定制的练习题

善利AI高考备考系统的智能题库是其核心特色之一,与传统的题库不同,善利AI题库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记录和错题情况,能够为每个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练习题,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高效地巩固知识点,还能帮助他们在短时间内查漏补缺,提高考试的针对性。

智能题库的算法会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实时调整,确保题目难度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匹配,这种动态调整机制使得学生能够在适应自己的学习节奏的同时,不断挑战自我,逐步提升。

个性化学习计划:科学规划学习时间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是备考成功的关键,善利AI高考备考系统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进度、考试成绩和学习习惯,为每位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个性化学习计划。这些计划不仅包含每天的学习任务,还包括具体的复习建议和时间安排。

系统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学习计划,以保证学习计划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灵活调整学习内容,确保在高考前能够全面覆盖所有知识点。

实时学习反馈:精准把握学习效果

善利AI高考备考系统提供的实时学习反馈功能,是其一大亮点,系统能够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分析学习效果,并给出详细的反馈报告。这些报告包括学生的正确率、错题分析、知识点掌握情况等。

通过这些反馈,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学习策略。这种及时的反馈机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迅速纠正错误,还能提升学习的有效性。

精准知识点分析:深度挖掘学习薄弱环节

在高考备考中,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考试成绩,善利AI高考备考系统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精准分析,能够深度挖掘学生在各个知识点上的掌握情况,这种精准分析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不同科目中的薄弱环节,还能提供详细的复习建议。

系统会根据分析结果,为学生推荐相应的学习资源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这种深度分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复习内容,提升学习效率。

智能题目解析:帮助理解难点

善利AI高考备考系统还提供了智能题目解析功能,学生在做题过程中,系统能够对每一道题目进行详细解析,包括解题思路、常见错误和相关知识点。这种解析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题目,还能够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

通过智能题目解析,学生可以快速找到自己的解题盲点,并通过反复练习和理解,提高解题能力。这种功能对于解决难题、突破瓶颈具有很大的帮助。

数据驱动的学习策略:科学决策备考方案

善利AI高考备考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数据驱动的学习策略。系统通过对大量学习数据的分析,能够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备考建议。这些建议包括复习重点、学习方法和考试策略等。

数据驱动的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科学的备考方案,避免了传统备考中可能出现的盲目性和低效性。学生可以根据系统提供的建议,合理规划备考时间,提高复习效果。

善利AI高考备考系统凭借其智能题库、个性化学习计划、实时学习反馈、精准知识点分析和数据驱动的学习策略等独特功能,为学生提供了全面而高效的备考解决方案。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高效提升分数,还能够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学习工具将会越来越智能化和个性化。善利AI高考备考系统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将继续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支持,助力他们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善利AI官网:https://www.sunrayai.cn/

扫描下方二维码,2025高考考前指导

2024-07-20 10:58:15480人阅读
阅读全文
高考高考时做题速度太慢怎么办?高三怎么训练做题速度

在高考这样关键的时刻,做题速度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然而,许多高三学生在做题时发现自己的速度远远不够,那么,如何提高做题速度呢?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

找出做题速度慢的原因

1. 基础不牢固:很多同学做题速度慢的根本原因在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当遇到一些难题时,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思维僵化,无法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要想提高做题速度,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2. 缺乏练习:有些同学虽然基础知识掌握得不错,但做题速度仍然很慢,这是因为他们缺乏足够的练习,只有通过不断地做题,才能熟悉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提高解题速度。

3. 粗心大意:在考试中,很多时候是因为粗心大意而导致题目错误,因此,要想提高做题速度,必须养成认真仔细的习惯,避免因为粗心而浪费时间。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1. 合理安排时间: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确保每天都有一定的时间用于复习和练习,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避免盲目地学习和做题。

2. 分阶段学习:将学习内容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完成每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查漏补缺。

3. 定期检测:每隔一段时间,对自己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测,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针对检测结果,要及时调整学习计划,确保自己始终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

提高解题技巧

1. 速读技巧:在阅读题目时,要学会快速定位关键信息,避免在无关紧要的内容上浪费时间,可以通过培养良好的速读习惯,提高阅读效率。

2. 简化思路:在解答题目时,要尽量简化解题思路,避免陷入复杂的推理过程,可以通过多做典型题目,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3. 运用公式:在解答选择题和填空题时,可以运用已掌握的公式进行快速计算,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总之,提高做题速度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既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又要注重解题技巧的培养,同时,还要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并保持积极的心态。只要付出努力,相信每位高三学生都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做题速度。

小提示:如果你学习没有方法,不妨试一下善利AI高考备考系统,它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提高学习效率。

善利AI官网:https://www.sunrayai.cn/

扫描下方二维码,2025高考考前指导

2024-09-02 11:32:41322人阅读
阅读全文
高考高三英语作文写作技巧:全方位提升你的写作水平

在高三这一阶段,英语作文的写作不仅是语言能力的展示,更是学术能力和逻辑思维的体现,随着高考的临近,如何提升英语作文的写作水平成为了许多学生关心的问题,本文将从写作准备、构思技巧、语言表述、结构安排和练习方法等多个方面,为你提供全面而详细的指导,帮助你在高三的英语作文中脱颖而出。

 一、写作准备:积累素材与语言基础

在开始写作之前,首先要进行充分的准备。这包括对常见作文题目的了解、相关素材的积累以及语言基础的打磨。高三英语作文题目多种多样,包括说明文、议论文、叙述文等,因此,学生应广泛阅读,积累相关素材,以便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1. 积累素材:可以利用课外读物、新闻报道、社会热点、经典名言等作为写作素材。比如,关注当前社会问题,如环保、教育、健康等,这些题材往往具有较高的写作价值,可用于议论文和说明文中。

2. 语言基础: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英语的基本句型和常用词汇。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丰富自己的语言库,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多样性。此外,记忆一些常用的连接词和短语,有助于提高文章的逻辑性和流畅性。

 二、构思技巧:明确主题与确定立意

在写作之前,明确主题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应仔细审题,理解题目的要求,明确写作的立意。

1. 审题技巧:在看到作文题目时,首先要圈出关键词,分析其含义。例如,如果题目是“我的梦想”,那么关键词是“梦想”,我们需要考虑与梦想相关的内容,如梦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梦想、为实现梦想付出了什么努力等。

2. 立意确定:在明确主题之后,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对社会的观察,给予文章一个鲜明的立意。一个明确、有深度的立意将使你的作文更具吸引力。例如,在写“环保”的主题时,可以立意于个人的责任感,强调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

 三、语言表述:增强表达的丰富性与准确性

在高三英语作文中,语言的表达不仅要准确,还要丰富多彩。这要求学生在写作时注意以下几点:

1. 多样化的句式:使用多种句式,包括简单句、复合句和复杂句,可以使文章更具层次感。同时,避免使用过多的“我认为”或“我觉得”等表达,可以尝试用“我的观点是...”或“根据数据...”等更为正式的表达方式。

2. 生动的细节描述:通过生动的细节描述,使文章更具吸引力。可以通过例子、比喻或对比的方式,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你的观点。例如,提到环保时,可以生动描述自己看到的垃圾堆积的场景,以此引出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3. 适当的情感表达:在文中适当加入情感元素,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真实情感。可以用感叹句或者适当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偶等,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四、结构安排:确保逻辑清晰与层次分明

一篇好的英语作文,需要有清晰的结构和逻辑,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1. 引言部分:引言应简要介绍主题,并引出文章的立意。可以用一段引人入胜的背景介绍,或者引用一段相关的名言,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 主体部分:主体是文章的核心,通常分为几个段落。每个段落应围绕一个中心意见展开,段落之间要有自然过渡。可以使用连接词(如“首先、其次、最后”)来帮助读者理顺思路。

3. 结尾部分:结尾应总结文章的观点,可以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或者展望未来,使文章圆满结束。例如,对于环境保护的作文,可以提出“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行动起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呼吁大家共同参与。

总之,高三的英语作文写作是一项需要综合能力的任务。通过充分的准备、明确的构思、多样的语言表述、清晰的结构安排和不断的练习,学生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希望大家在高三英语作文的写作中,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取得优异的成绩。

小提示:在这里我强烈推荐大家使用善利AI高考备考系统,为什么我一定要说它,因为它题库里面每道高考精选真题和高考模拟题都做了多维度、多角度、多标签标注和归类,考点考查频率/难度系数五星级匹配,20%高考高频考点承载80%高考分数。

善利AI官网:https://www.sunrayai.cn/

扫描下方二维码,2025高考考前指导

2024-08-12 10:50:42423人阅读
阅读全文
高考高考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原来可以这么简单!

在高中数学中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引入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同时也是高考中的一个考点,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丰富和完整的数学体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然而,对于许多学生来说,这些概念可能显得有些抽象和难以理解。那么,如何才能轻松地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呢?答案就是—善利AI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数系的扩充。在高中数学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实数系、整数系和有理数系。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需要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这就需要我们对数系进行扩充。善利AI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了解数系的扩充内容,例如无理数、虚数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的本质和规律。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复数的引入。在实数系的基础上,我们引入了复数这一概念。复数是由实部和虚部组成的数,它们可以表示为a+bi的形式,其中a和b分别表示实部和虚部。复数的出现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数的认识范围,使得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一些涉及坐标变换、向量运算等问题。

那么,如何利用善利AI来学习这些知识点呢?其实很简单!首先,你只需要在善利AI中的考点训练模块就可以找到,还可以根据你的学习进度和能力,为你推荐合适的练习题和学习计划,帮助你更加高效地掌握这些知识。

总之,通过善利AI的帮助,我们可以轻松地学习和掌握高考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这两个重要概念。让我们一起拥抱科技,让学习变得更加简单和快乐吧!

善利AI体验官网: https://www.sunrayai.cn/ 

2024-05-11 14:23:43395人阅读
阅读全文
联系我们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高考资讯
09-14
解锁康奈尔5R笔记法,看高中生如何逆袭学习
09-14
SQ3R学习法是什么?高考生如何利用
09-13
如何实现高三弯道超车?这份高考备考攻略给你
归档
2023年-12月/158篇
2024年-01月/242篇
2024年-02月/138篇
2024年-03月/145篇
2024年-04月/121篇
2024年-05月/119篇
2024年-06月/120篇
2024年-07月/150篇
2024年-08月/142篇
2024年-09月/48篇
标签聚合
高考提分
高考冲刺
学习方法
高考提分软件
学习机
高考物理
AI
高考数学
高考英语
高考语文
高考生物
高考理综
高考文综
高考备考系统
高考复习
高考时间
高考录取
高考志愿填报
高考作文
高考成绩
公司电话:400-829-1883客服手机:18902267233
客服微信:点击显示二维码
POWERED BY 广东善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16-2023粤ICP备2023034973号网站地图